对俄罗斯,特朗普的态度始终矛盾复杂,可谓是“爱恨交加”。一方面他不断挥舞制裁大棒,企图打压俄罗斯的能源优势;另一方面,却又在关键时刻不惜冒着得罪中国的风险,也要向俄罗斯伸出合作的橄榄枝。这样的反差,不仅耐人寻味,更凸显出当下美俄中三方在能源与地缘战略上的激烈角逐。 早在2024年,俄罗斯总统普京便开始加速拓展外交与经济“朋友圈”,尤其是在能源出口上,积极将石油和天然气供应输送到更多市场。美国看到俄罗斯能源版图的不断扩张,随即采取了制裁措施,试图切断其对全球能源市场的影响力。然而,令外界震惊的是,在持续高压的制裁氛围下,美国居然反其道而行之,主动寻求在能源技术上与俄罗斯合作,甚至不惜因此引发与中国关系的紧张。 据观察者网披露,在刚结束的“特普会”中,美俄双方官员围绕多项能源议题进行了闭门磋商,其中包括俄罗斯“皇冠明珠”——北极液化天然气项目。该项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目前规划有三条液化天然气生产线,其中两条已于今年四月重启,并实现多批货物装载出海。若三条生产线全部投产,俄罗斯年产量有望突破1980万吨,这将进一步稳固其在全球液化天然气市场的份额。
展开剩余53%摆在俄罗斯面前的选择并不轻松。一边是与美国合作,或许能暂时缓解技术封锁的困境;另一边则是继续与中国携手,稳固长期稳定的东方市场。事实上,外界普遍认为,俄罗斯更倾向于后者。毕竟,美俄之间的信任度几乎为零,在俄乌冲突未解的当下,贸然依赖美国技术无异于与虎谋皮。而中国近年来在液化天然气技术上的快速突破早已有目共睹,完全能为北极项目提供稳定支持,更重要的是,中国的合作基调始终是互利共赢,从不附带政治条件。 因此,从长远看,美国的举动不过是搅局之策。特朗普在中俄合作中横插一脚,也算合乎其一贯风格,但他忽略了一个核心事实:中俄关系的稳固与深厚远非外力轻易撼动。美国或许能干预一两个项目,却无法阻止中俄在“西伯利亚力量二号”管道、东线天然气满输等更大规模合作上的持续推进。 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所言,制裁从来无法解决问题。美国若继续将能源问题政治化,不仅不会破坏中俄的合作,反而会促使两国关系更加紧密。在北极能源的博弈中,美方想要分得一杯羹,恐怕并没有那么容易。
发布于:天津市配资好评炒股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